塔西佗陷阱是什么意思?揭示了什么道理?

今天为大家科普“塔西佗陷阱”。

“塔西佗陷阱”来源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所著的《塔西佗历史》一书,文中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说:“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,他做的好事和坏事都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。”

这一概念后来被中国学者引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,指当某单位或企业失去公信力时,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,做好事还是坏事,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、做坏事。

比如很多热点事件爆发时,我们从网络中读到了语言暴力,读到了满屏的质疑和不信任,读到了无处安放的满满负能量,这都是“塔西佗陷阱”造成的不良影响,那应该如何应对呢?

①拒绝高冷,尊重公众,与公众平等交流;

②放下包袱,多一点真诚,公众要的就是真实和真相;

③接受吐槽,面对公众质疑不抱怨,接受有道理的批评指正并改正;

④善于自黑,勇敢秀出弱点,让其成为公众监督的对象,用幽默重塑底气。

“塔西佗陷阱”,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。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塔西佗所著的《塔西佗历史》,是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所说的话:“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,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。”之后被中国当代美学家潘知常教授引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,也即"塔西佗陷阱″。

这种现象是指: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,无论其讲真话还是假话,做好事还是坏事,都会被公众认为是说假话、做坏事。

其实,塔西佗陷阱縯绎的就是一种心理现象,涉及到个体对于他人或者组织行为的观察与评判。小到一个人,大到政府组织,如果行为或政策屡次失误甚至失信,陷入塔西陀陷阱的几率便大大增加。

防止塔西佗陷阱侵入生活,主要得从自己做起,谨言慎行,诚心做人,不耍手段,不玩技巧,不盅惑人心,持之以恒,方可迎得他人的信任。

        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taijiseo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   

给TA买糖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赞赏
投稿

徐小平人物简介及事迹概述,他为什么离开了新东方?

2022-8-1 16:28:57

投稿

新东方创始人是谁?新东方到东方甄选的蜕变

2022-8-1 16:37:14
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