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虚拟恋人?和虚拟恋人谈恋爱是什么感觉?

2020年前后,虚拟定制恋人风靡互联网,引得无数人好奇尝试。只要在网络平台相关店铺挑选、下单自己心仪类型的恋人,就会有满足条件的店员主动添加你的微信。TA或热情似火地向你say hi,或高冷神秘地发个“你好”,或甩来一条勾耳迷人的语音条——“小姐姐/小哥哥好,我是你的虚拟定制恋人。”

今天,我找来了我的虚拟恋人用户朋友们和一位在职虚拟恋人,一起聊聊我们到底为什么会选择虚拟恋人?我们又真的相信虚拟恋人吗?虚拟恋人们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呢?

boyfriend

girlfriend

1 女权主义者是否能忍受虚拟男友?

橙橙是一位热爱网恋的女权主义者。在我的推荐下先后三次尝试了和不同的小哥哥、小姐姐连麦聊天,但她并不算是虚拟恋人的重度用户。

“我们需要虚拟恋人,和我们用Tape匿名提问箱、Soul、Tinder、探探的动机没有多大区别,因为我们是付费的,所以这个交流聊天还挺高质量、高效率的。”互联网可以有爱情,这是橙橙认可的事情,这也是虚拟恋人的逻辑起点。如果我们不相信隔着屏幕的彼此,可以实现两性情感的联结和互动,那我们干脆就给自己的文件传输助手发送“我爱你”,用两个账号自己玩角色扮演,爱得死去活来。

在和虚拟恋人聊天的过程中,橙橙不仅没有压力,还能尽情释放自我。当然“纯绿色”的聊天规范不再允许店员和客户涉及任何十八禁的内容,但有很多和其他人避而不谈、无法触及的话题,一些轻易说不出口的话,在对方面前都可以得以展现。她可以装青涩稚嫩的大学生,也可以演感情经历丰富的职场人。经营虚拟人设并不会给她太大压力,因为两个人时间一到,服务中止,就需要立刻出戏。

除了甜蜜恼人的角色扮演小游戏,橙橙还会主动和对方聊一些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,比如性别不平等、生育、彩礼这些。她会建议对方,尽量以情侣的方式去思考,多换位思考。她在第二次聊天中,分享了上野千鹤的《厌女》这部经典的女权主义著作,对方没有显示出任何抵触情绪,认真聆听之后告诉她,自己随着进入职场之后,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女性的困境,比如有些人因为休产假转岗之类的,而在受教育阶段,他总听到的话,如“男生适合学理、女生适合学文”,“女生比较努力,男生比较聪明”,让他曾经也很麻木、无知,以为这是“区别”,而不是“压迫”。

橙橙被这种短暂的、心平气和的聊天范围打动了。这次体验让她印象很深刻,但也让给她觉得有些讽刺。“因为我花钱买了安全感,才能放心大胆地和他聊这些内容,不在意他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。但我之前谈恋爱的时候,都很少说这些的。”

虚拟的爱情,固然是不可信的昙花一现;可真实的爱情,又能有多真?情侣能聊严肃话题吗?所谓的小心翼翼,是不是也是一种自我伪装,一种角色扮演?

2 你的男友对你百依百顺,

你真的开心吗?

社恐的小吴,刚刚迎来自己母胎单身的第22年。两年前,她随机下单了一位虚拟恋人。现在,她回想起自己那次和虚拟男友聊天的场景,仍然尴尬得恨不得立刻切断网线,太腻了!

“我不敢翻这个聊天记录。你自己看吧。”

我们暂时称这位恋人为小C。

如果从一个朋友之间的聊天标准来评价,小C确实表现得游刃有余。他很主动,能礼貌地抛出话题,并不像广泛流传的虚拟男友的套路,充斥着古早的晋江男主金句和烂大街的土味情话。但这份超出期待值的表现并没有使小吴深陷其中,相反,她能敏锐地感受到小C的服务与其说是一种表演艺术,不如说是一种扮演技术。艺术与技术之别,带来的体验自然不同。

小吴就向我举例解释:他会时时刻刻地强调自己的男友身份,他们的对话构成了某种规律:小C提问——小吴回答——小C附和——小吴追问——小C补充、拓展并结束话题。绝大部分时间,他都回避她的提问,牢牢地将对话的主导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,甚至控制话题的时长和回复的速度,避免尴尬和冷场的出现。

这种方式并不让人感觉舒适。他对恋人的核心功能之一——“关心”,进行了极致地发挥,却似乎并不有意深入去了解她,思考她。在这段限定的亲密关系中,他对自我的想象固然已经表现得近乎完美,淋漓尽致,但对客户的画像显然异常单薄。他只把“快乐”、“开心”这些朴素的正面情绪当作她的核心诉求。这也是小吴觉得很不适应的地方:“我和他说,我喜欢Taylor Swift的音乐,因为我觉得她的歌词很有力量,故事性和艺术性兼备。他跟我说他也喜欢,尤其是知道我喜欢了之后,他会更喜欢,之后会好好品鉴一下歌词。”

“他的回答让我觉得,我很重要,但是这是假的。”

随机触发的甜言蜜语也是让小吴觉得相当费解的地方。尽管这可能是专业素养的体现,但光在称呼上就包括了早晨“宝贝”、晚上“亲爱的”,中午“我的心动女孩”,期间穿插了“小甜心”、“小可爱”等等。谈到课程作业,彼此拉扯一番后,对话的结束竟然又落到了“现在唯一能做的还是乖乖陪你”作结尾。

这次体验一定程度上让她对亲密关系更加疑惑了。纵然不能过分苛责用短短的一天时间来理解恋爱,但真正的情侣的日常相处到底如何进行,或许远比许多单身人士想象得复杂。在赛博空间里,我们因无法看到对方的行动、表情,自以为是在替对方着想,关心对方的感受,殊不知,其实更多时候会产生对伴侣真实的情感的“误读”和超额的想象。这种想象即使是出于爱意的,但在小吴看来,会造成亲密关系的简化。小C可以出于专业习惯,用甜腻腻的情话来应对她的所有不开心,但真实的男朋友并不适用这套法则,“不应当把情侣想得太单薄、老套了。我希望他能正视我,尊重我,给我具体的爱。”

3 虚拟男友嘴中的“你”是怎样的?

一次聊天之后,我和阿黎从生产消费关系变为普通的网友关系。阿黎作为业绩持续稳定在中下游水平的虚拟男友,他对这份兼职也有很有话说。

从大二开始,他断断续续做了两年。在他看来,这份兼职工作对于大学生是比较理想的,没有强制的业绩要求,准入门槛低,接单时间灵活自由,付出少,薪水相对较高。在比较空闲的时候,他一天可以接七八个单子,但其实总共只需要聊四个小时,就能赚到将近两百元。

所有的店员在上岗前都需要参加一个简单地技能培训,会有资历深的前辈教他们如何去应对不同类型的客人,满足不同的主题和需求:恋爱类最强调的是“代入感”,要不断地复现恋爱场景和关系,加深男友或女友的人设,可以爱得过头,但不能爱得不用力;排忧解难类的不能打断对方说话,一定要认真倾听,抓重点,摸不清就先顺着对方说,不能激怒他;树洞最重要的是尊重,无论对方说出来什么惊天地、泣鬼神的事情,一定不要表现得过于惊讶,而是要表示“我理解你”、“我明白了”。

这些技巧听上去很实用,但实际效果不大。阿黎接的第一单,是要去安慰一个失恋的女孩。按照套路,他至少需要完成谴责前男友和夸赞女孩的两个步骤。但他没想到,这个女孩在整整一个小时的连麦中,只是保持沉默,从头到尾。他使劲浑身解数,调动一切话题,在屏幕旁全力表演了独角戏,又说又笑,还给对方连唱了几首治愈系金曲,都没能让她开口。

“结束之后,我就不想干了。”这次尴尬的经历给阿黎留下了很深的阴影,他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安慰到这个女孩,但他安慰了自己很久,才重新又开始接单。

之后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轨,扮演一个风格鲜明的优质男友是家常便饭。从高中女孩到已婚已育的女性,他都聊过天,竭力地满足对方对另一半的幻想。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职业修养,收了这份钱就该好好表现。

我问他,在所有的顾客当中,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人或故事?他回想了一下,跟我说有,但好像都是一些不太愉悦的。

这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是让整个虚拟恋人的圈子里都闻风丧胆的客户,她出手极其阔绰,成倍的付款,常常光顾各大地方,不厌其烦地试音、试照片,选到满意的店员为止。

阿黎和她通过一次话,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害怕她。她每次来都是带着怒气的,所有通话也都是从头骂到尾,说他声音不好听,不会聊天,情商低,不成熟,幼稚,无聊。她经常愤怒地诅咒对面的年轻男孩,以此辱骂全天下的所有男人,认为他们不负责任,自私,自大,虚伪。后来阿黎才知道,这个女人的婚姻生活非常不幸。她的丈夫经常家暴她,几乎每次被丈夫打之后,她都会来这里花钱,发疯崩溃,不是破口大骂,就是嚎啕大哭。这个女人又聪明得可恶,她只要消费就会给店铺诚意满满的五星好评,这让很多管理员最终没有把她放到黑名单里,而是劝自己的店员忍耐一下,照常赚钱。

至此,这个行业的另一重压抑的灰色已经在逐渐浮现。在爱情美梦之外,还有强烈的暴力和不加掩饰的攻击性情感。因为是情感交易,所以这里不只有积极、正面的情感,还有无数负面的情绪,如愤怒、痛苦、憎恶、鄙夷、嘲弄、蔑视,它们自由地流通,打着资本的合法性旗号,产生了最实质的影响。

有的店员遭受着不加节制的情绪暴力,而有的客户也在遭遇着对方的情绪控制。一个网友就曾经留言分享过自己在治疗躁郁症期间,被虚拟男友进一步“PUA”,激化病情的经历。

一切浪漫,似乎都回到了最经典的命题:人性之恶,是否也在借助“虚拟恋人”,不断放大?阿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,但他劝无论是店员还是客户,都不要太过分地“共情”,点到为止即可。

毕竟,在互联网里谈情感,是最大的危险。

        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taijiseo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   

给TA买糖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赞赏
投稿

新东方创始人是谁?新东方到东方甄选的蜕变

2022-8-1 16:37:14

投稿

2023年节假日放假时间安排一览表

2022-8-1 16:41:31
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