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的雇佣关系下,我是老板,你是员工,我给你开工资,你给我干活,签订的是劳动合同。现代的合伙关系下,我是大股东,你是小股东,咱们一起出钱,一起干,干好了收益共享,干不好风险共担。相比雇佣关系,合伙关系更加牢固和紧密,成为了大多数企业创业的首选。
— 1 —
合伙是合在一起,成为一伙
但什么是合伙人?很多人还是没有把它搞清楚。合伙,合伙,合在一起,成为一伙。就好比夫妻搭伙过日子,合伙人是搭伙干事业的。但多人合伙的公司,合伙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:把自己当老板!那你就要问了:合伙人就是老板啊。其实我这里的老板指的是说了算的人,官方说法叫实际控制人。
— 2 —
公司该谁说了算
那你说既然大家都出钱了,就应该让大家发言,不对自己负责,也得对自己的钱负责吧。
我辅导了一家上海的企业,前期调研、方案设计很顺利,但就在股权激励启动大会开始前半小时,公司的销售总监找到我,说这个股权激励方案是好,但不完美。我说这话怎讲?他说你看我从家里把自己的老底都拿出来了,那可是我这些年辛辛苦苦攒的50万,结果投到公司入股,还不让我说了算,那入这股有啥用?我说这家公司价值多少钱?他说一个亿。按公司法是股份比例超过多少可以说了算?他说不知道。我说2/3,如果你能占股2/3,你也能说了算。她低头不说话了。
是的,没错。合伙人出钱投资,当然可以发言、建议,但是百家争鸣的背后就是各怀鬼胎,不能统一认知的话就是春秋五霸、战国七雄。谁都说了算,谁都说了不算,天天为了屁大点事吵吵闹闹,那对公司来说是天大的灾难。所以有人调侃:中国人合伙人的逻辑就是:一开始同心同德,赚钱后同床异梦,再后来同室操戈,到最后同归于尽。
— 3 —
合伙人不要把自己当老板
其实,大多数多人合伙的公司不是在市场上被竞争对手干掉的,而是在企业内部因为合伙人矛盾自己把自己干掉的。所以,我敬告各位合伙人,千万不要把自己当老板!合伙人说白了就是更高级的打工仔,千万不要认为公司就是我的,我也应该说了算,一旦你有了非分之想,就好释放了内心的恶魔,再也收不回去了。
最后的话
理想的合伙人模型就是,讨论时百家争鸣,讨论后一锤定音,执行时雷厉风行。因为小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快,而多人合伙人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合伙人内耗。所以,合伙人们,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,有事当然积极参与讨论,但一定要让带头大哥说了算!只有这样,才能发挥出合伙公司的优势。
作者:
郜铖,股动力创始人,股权设计专家,多家公司独立董事、顾问,十余年已培训数千位企业创始人、合伙人,主导数百家股权方案设计与落地,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。
根据“木桶理论”:一个人,长板越长,短板就会越短,需要寻找他人跟自己组建成一个团队,来弥补各自的短板。创业初期,作为创始人,既要谈单做销售,又要谈判做采购,还要负责公司全盘运营和管理,再厉害的人也不是全能,这就需要寻找合伙人。但现实情况下,创始人喜欢找同类,而不是找互补。
— 1 —
弱者寻找同类
我们说:“成功是下一个成功的绊脚石”。很多创始人都是销售出身,自然就会认为销售才是公司的一切,没有销售,其他都是零,什么工作都要围绕销售为核心,招人要重点招销售,奖励要重点奖励销售。这种观点错吗?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没错,但一家公司如果只是销售能力强,交付能力差,即使做再好也是一锤子买卖,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。企业是一个系统,不是你只做好某一块工作就能做好的,研发、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运营、人事、财务等,非一人所能完全掌握和驾驭,必须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记住:弱者才喜欢寻找同类,比如蚂蚁、蜜蜂、老鼠等,三五成群,成群结队,它们在一起寻求的是安全感,但数量再多,也是一群乌合之众,不堪一击。
— 2 —
强者寻找互补
强者都喜欢寻找互补,比如狮子、老虎、豹子等,独来独往,威风凛凛,他们有需要时会寻找互补,比如狼狈为奸,狐假虎威,尤其是狼,面对小猎物时可以自己搞定,面对大猎物时随时可以组队,使用群狼战术,一举拿下。几个合伙人,各自能力不同,性格不同,这样才能强强联合,彼此互补,一是能充分发挥团队的能力,二是谁都离不开谁,彼此的关系会更牢固。除了能力互补,性格也要互补。如果都是急性子,经营理念就会激进,做法就会急功近利,明显违背企业的长期主义;如果都是慢性子,公司增长慢,产品迭代慢,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,眼睁睁看着大把市场机会也抓不住。一个好的合伙人团队,既有急性子,又有慢性子,既有外向型,又有内向型,快的有慢的制约,激进的有保守的牵引,这样公司发展才会更稳健。
— 3 —
一阴一阳谓之道
皇帝为什么养奸臣?难道皇帝不知道谁是忠臣、谁是奸臣吗?当然知道。有些事是需要忠臣干的,但有些见不得人的事,这时候就需要奸臣出马了。而且,如果都是忠臣,他们会集体针对皇帝,限制皇帝的权力,约束皇帝的言行,这时候皇帝就需要用奸臣来制衡忠臣,让他们彼此之间“狗咬狗”,这样就不会咬自己,双方制衡之下,自己就牢牢掌握着无限权力而又高枕无忧。老板找合伙人,不能都是好人,当然也不能都是坏人,慈不带兵,义不养财,善不经商,商业有商业的逻辑,创业这档子事,只有好人干不成,只有坏人干不长,彼此都有自己的用处。作为老板,你千万不要用好坏、是非、黑白来看这个世界,而应该用利益来看这个世界,谁能给我带来利益,谁就是善的,谁要是影响到我的利益,谁就是恶的。当然,我们也不能赤裸裸地只谈利益,还要披一层道德的外衣,让道德对冲利益,这样才掌握了阴阳,也就是那个“道”了。
雷军说:“小米团队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原因。当初我决定组建超强的团队,前半年花了至少80%的时间找人,幸运地找到了7个牛人合伙,全部是技术背景,平均年龄42岁,经验极其丰富。3个本地加5个海归,来自金山、谷歌、微软、摩托罗拉等,土洋结合,充满创业热情。”一个好汉三个帮,一个篱笆三个桩,弱者才喜欢找同类,强者都喜欢找互补,尤其是找合伙人,合伙人找对了,事情就成功了80%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taijiseo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